登录 | 注册
中华李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李氏论坛 >> 家谱分支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新闻公告   源流古迹   家谱分支   姓氏企业   芳 名 录   姓氏取名  全部分类
  主 题: 明开国元勋李善长之广西桂平(浔州)宗亲寻宗 已阅:4952 / 回复:6(楼主)

祖谱记:陇西李氏,入浔始祖李实公(民国十五年重修时,其原碑函云:皇明钦赐礼部尚书讳实号宏业李公之墓)乃明朝开国元勋善长公之后裔。李琪公生李芳公、李茂公,李茂公生李实公,李实公生李常公、永一公、盛一公、李蕃公、李昌公(常、永、盛、蕃、昌)。
李实公于明朝永乐初叶自粤来浔,于永乐十五年(约公元1418年)中丁酉科举人(浔州府志载),尔后公之后裔陆续迁来,先来者为永一、盛一两公。李常公,(浔州府志载)明景泰四年癸酉科举人,景泰五年甲戌进士,捷南宫历官尚书主事。
宗世:李善长--李琪--李芳(未知待考)、李茂--李实--李常、永一、盛一、李蕃、李昌,
寻李善长公后裔宗亲,求李善长公往上的宗世图,据史料记善长出自安徽三田李族,不知是否?恳请知者良言,万望赐教,不胜感激!从实公入浔至我辈已二十一世,现在浔族众宗亲已几万人。另外,我族还有后来迁回广东的宗支。据老辈人说:民国时广东的宗亲还回来祭祖,后来可能是时局不稳的原因不回来了,年久失去联系了。
我族各世派字是:
之、仕、文、扬、
嘉、李、元、宠、
泰、运、盈、昌、
发、达、惟、良、
观、光、上、国、
亦、世、安、祥、
我辈是派:达 字,有同派或宗亲请联系呵。期待中! 联系:QQ983219852 邮箱ldw2007@163.com

作者:222.219.27.* (2008/11/17 11:06:54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明开国元勋李善长之广西桂平(浔州)宗亲寻.. 第 1 楼

祖谱记:陇西李氏,入浔始祖李实公(民国十五年重修时,其原碑函云:皇明钦赐礼部尚书讳实号宏业李公之墓)乃明朝开国元勋善长公之后裔。李琪公生李芳公、李茂公,李茂公生李实公,李实公生李常公、永一公、盛一公、李蕃公、李昌公(常、永、盛、蕃、昌)。
李实公于明朝永乐初叶自粤来浔,于永乐十五年(约公元1418年)中丁酉科举人(浔州府志载),尔后公之后裔陆续迁来,先来者为永一、盛一两公。李常公,(浔州府志载)明景泰四年癸酉科举人,景泰五年甲戌进士,捷南宫历官尚书主事。
宗世:李善长--李琪--李芳(未知待考)、李茂--李实--李常、永一、盛一、李蕃、李昌,
寻李善长公后裔宗亲,求李善长公往上的宗世图,据史料记善长出自安徽三田李族,不知是否?恳请知者良言,万望赐教,不胜感激!从实公入浔至我辈已二十一世,现在浔族众宗亲已几万人。另外,我族还有后来迁回广东的宗支。据老辈人说:民国时广东的宗亲还回来祭祖,后来可能是时局不稳的原因不回来了,年久失去联系了。
我族各世派字是:
之、仕、文、扬、
嘉、李、元、宠、
泰、运、盈、昌、
发、达、惟、良、
观、光、上、国、
亦、世、安、祥、
我辈是派:达 字,有同派或宗亲请联系呵。期待中! 联系:QQ983219852 邮箱ldw2007@163.com

作者:222.219.28.* (2008/11/25 16:01:06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 1:回复:明开国元勋李善长之广西桂平(浔州)宗.. 第 2 楼

我有李善长,前世序

QQ340156259


作者:59.62.131.* (2008/12/4 10:25:55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明开国元勋李善长之广西桂平(浔州)宗亲寻.. 第 3 楼

云南威信长安李姓属李善长后裔,其字辈是:辉枝柏永章鳌 应先如良 凤仕承廷 正肇文学朝宗  世发洪鸣。此二十四字是始祖辉樑公于公元1399年离开“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梧桐河白鹤坝杨家湾李家村”来到四川“资周阳县”时的字辈。如有与此字辈相同者请与  13320426262(手机)联系。

作者:222.220.153.* (2009/2/5 5:15:11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 楼主:明开国元勋李善长之广.. 第 4 楼

永乐十五年应该是1417年(丁酉年),1418年是永乐十六年(戊戍年)。

作者:74.215.203.* (2009/3/12 2:12:33)   回复此贴
  我的祖乡山东枣庄 第 5 楼

我的家谱有我所知道的倍份有;常,德,新,思,学(电),广(景)春,子,字。

作者:58.68.138.* (2009/3/14 19:17:39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6 每页5条 当前1/2页 [1] [2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8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查看全部(8)位游客 +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李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695.3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李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